[摘要] 近日,,互聯(lián)網上一則“北川地震遺址設崗收費”的文章披露了汶川大地震中受災嚴重的四川省綿陽市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對游客收費的現(xiàn)實,。該文一出,,網上一片嘩然。事情真相如何,?10月28日,,記者前往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進行調查。 近日,,互聯(lián)網上一則“北川地震遺址設崗收費”的文章披露了汶川大地震中受災嚴重的四川省綿陽市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對游客收費的現(xiàn)實,。該文一出,網上一片嘩然,。事情真相如何,?10月28日,記者前往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進行調查,。 往返交通費—— 為了道路暢通,,并盡最大努力保障游客的安全 北川地震紀念館擂鼓接待中心主任楊孟昀告訴記者,2010年5月15日,,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試運行開放,,“從一開始就在收費”。但記者了解到,,試運行開放時,,進入遺址收取的費用是13元,而從2011年7月15日起,,該費用上漲至30元,。 接待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30元收費,,包括車輛往返交通運載費17元,、保險費1元以及綜合服務收費12元,同時,,該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該項費用絕不是門票費用”。 記者了解到,,17元的車輛往返交通運載費是指游客從緊鄰北川新縣城的接待中心到老縣城遺址內原北川縣政府大樓的往返費用,,據(jù)楊孟昀介紹,往返車程一共22公里,。17元車輛往返交通運載費已經經過北川縣物價局的核定批準,,1元的保險費也由游客自愿選擇購買。 根據(jù)擂鼓接待中心的規(guī)定,,外地來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參觀紀念的游客,,進出老縣城遺址時都必須乘坐由接待中心提供的專用車輛,外地游客徒步和自駕車都不允許入內。對此,,楊孟昀解釋,,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地處交通要道,經常出現(xiàn)擁堵現(xiàn)象,,而且進入老縣城的公路彎多路窄,,又沒有單設人行通道,專車游覽是為了保障道路暢通,,并“盡最大努力保障游客的安全”,。 綜合服務費—— 未經物價局核準,屬違規(guī)收費 北川地震紀念遺址屬于國家建設項目,,有中央財政撥付的災后重建專項資金,,為何游客到此參觀還要收費? 楊孟昀對此解釋,,負責建設和維護地震遺址的是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擂鼓接待中心是其下屬部門。為了使地震遺址具有可供游客參觀紀念的功能,,指揮部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工程動用的是災后重建專項資金,,該項資金目前已經到位4.5億多元,,主要用于任家坪地震紀念館的主副館建設、對老縣城地震遺址原址原貌的保護,、對遺址內震損建筑的應急支撐加固和參觀紀念道路設施的建設等,。 而根據(jù)專項資金的使用規(guī)定,這筆錢只能用于地震遺址和相關紀念館的基礎設施建設,,而對遺址的日常維護所產生的費用并沒有國家的專項撥款,,因此,只能向游客收費,。 在30元收費中,,除去物價局核定的17元和1元保險費,剩下的12元綜合維護費用成為質疑的焦點,。據(jù)了解,,收費從13元上漲至30元,既沒有召開聽證會,,也沒有任何形式的公告,,記者在地震紀念館的網站上也沒有找到任何關于收費的聲明。 楊孟昀介紹,,12元主要用于接待中心工作人員工資的支出,、向游客發(fā)放的宣傳手冊和紀念徽章、遺址內參觀紀念設備和公共設施的維護等。“就算收取30元,,我們也還在虧損,。”楊孟昀說。 除了接待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屬于國家工作人員,,其他人員都屬于接待中心的聘用人員,,迄今為止,接待中心共有講解員,、司機,、環(huán)衛(wèi)人員、安保人員等共97名,,他們的工資“只能由接待中心自己想辦法”,。而據(jù)楊孟昀解釋,收費從13元上漲至30元也是為了讓接待中心維持正常的運轉,。 據(jù)了解,,12元維護費用收費并沒有經過物價局核準,屬于接待中心擅自制定的收費項目,,是違規(guī)收費,,已于10月27日被取締,接待中心也被上級部門責令“認真整改”,。 災難遺址如何維護—— “在災難廢墟上收費,,很尷尬” “我們也不想收費,畢竟地震遺址是悼念同胞和紀念苦難的地方,,在災難廢墟上收費,,我們也很尷尬。”楊孟昀說,。 據(jù)了解,,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總體規(guī)劃35平方公里,其中接待中心重點維護的遺址核心區(qū)超過1.5平方公里,,包括222棟損毀建筑,。從試運行開放到2011年10月25日,遺址共接待了超過68.5萬人次的游客,。隨著游客人次的不斷增多,,其維護運行費用也越來越高,接待中心入不敷出的狀況日趨嚴重,。 網友對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收費一事的質疑引起了北川縣所屬綿陽市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該市迅速成立了調查組,對網友反映的問題進行徹底調查,,并表示對調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不論涉及到誰,,都將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絕不允許亂收費行為發(fā)生,。 “對災難遺址的維護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國外有很多做法都值得我們借鑒。” 北京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教授洪瑾告訴記者,,對災難遺址的建設和維護屬于公益項目,,政府應該發(fā)揮主導作用,例如美國“9·11”遺址,、日本1995年阪神大地震遺址都是由國家進行建設和維護的,,盡管后來有公益基金的介入,但是政府始終在發(fā)揮主體作用,。洪瑾說:“盡管北川縣比較落后,,但是在遺址的維護方面,還是應該由政府發(fā)揮主體作用,??梢杂忻耖g籌資,但是籌資的形式最好以自愿捐助為主,,而且籌資前必須向社會公布籌資的規(guī)劃和資金的用途,,否則就是違規(guī)收費。” 鏈接 日本的地震遺址公園如何運營 本報記者于青 日本地震多發(fā),。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后,,1998年4月“北淡震災紀念公園”開放,公園的建設費用來源于兵庫縣和公園所在地,,屬于公共資金,共計40億日元,。該公園面積約7萬平方米,,參觀項目主要包括斷層保存館、斷層穿過的民房,、地震體驗館,、小賣店和餐廳等。紀念公園有工作人員約30人,,運營一年經費約2億日元,。每年參觀者約22萬人。 參觀北淡震災紀念公園需要收取門票費用,,成人700日元,,初中高中生300日元,小學生200日元,,幼兒免費,。成人的票價相當于日本大城市一碗拉面的費用,。 據(jù)紀念公園斷層保存館課長池本介紹,收費標準在公共設施參觀門票中屬于中等,。參觀者對于票價的反應通常是,,參觀前認為貴,參觀后認為值,。 (責任編輯:勇先創(chuàng)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