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名員工擅自復制取得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珍貴文物《龍藏經》,、《永樂大典》,、《富春山居圖》、《宋畫全集》等的數碼影像檔,,以牟私利,,涉犯貪污治罪條例圖利罪及著作權法等案。
《龍藏經》:臺北故宮授權印刷出版,,每套售價188萬元新臺幣,,盜印后售價僅12萬元新臺幣。《永樂大典》:臺北故宮“鎮(zhèn)館之寶”,,正在洽談版權,,卻已被盜印復制。
《龍藏經》 臺廉政部門14日宣布,,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名員工擅自復制取得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珍貴文物《龍藏經》,、《永樂大典》、《富春山居圖》,、《宋畫全集》等的數碼影像檔,,以牟私利,涉犯貪污治罪條例圖利罪及著作權法等案,。臺法務部門“廉政署”已于14日查扣相關證物,,并帶回2名嫌疑人詢問。 自查發(fā)現內鬼報案偵辦 14日,,臺北故宮博物院發(fā)表聲明指出,,有關該院文創(chuàng)營銷處助理研究員陳耀東與研究助理葉麗珍貪瀆案件,純因個人操守問題而發(fā)生,。臺北故宮政風單位于今年10月接獲線報后,,經暗訪自查,發(fā)現確有不法事實,,立即向院長報告,,院長隨即指示依法調查絕不護短,實時遏阻不肖公務人員的不法行徑,,展現肅貪決心,。 據悉,這是臺北故宮首度發(fā)生珍貴館藏文物影像數據遭館內人員盜用,,然后販賣得利案件,。臺灣“廉政署”接報后迅速展開偵辦。 14日,,調查人員在陳耀東,、葉麗珍的辦公室,、住所及陳自己設立的祥禾公司等地點搜索,,查扣《龍藏經》和《永樂大典》等上千件電子檔案及76片文物光盤,初步確認陳耀東從2008年起,,以DVD光盤逐次復制故宮耗費巨資制作的影像數字文件,,攜出后由其公司接洽買主進行倒賣。由于最少發(fā)現有10余萬元(新臺幣,,下同)的印制費用流向大陸,,“廉政署”人員懷疑已有盜版流入市面,且不法獲利驚人。 調查人員指出,,發(fā)現被復制的珍貴文物除《永樂大典》,、《龍藏經》、《富春山居圖》,、《宋畫全集》之外,,還包括《早春圖》、《郎世寧開泰圖》,、《董其昌心經》等臺北故宮的珍貴圖像文件,。由于案情重大,陳,、葉2人于14日夜被移送臺北地檢署,,之后依圖利罪嫌及違反著作權法等向臺北地方法院申請收押。 被盜印作品價值連城 據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明珠透露,,本案主角陳耀東,,1997年進入臺北故宮服務,專門負責接洽館藏出版業(yè)務,,葉麗珍為研究助理,,在臺北故宮工作只有一年多。 據了解,,這次涉及被盜印文物中的《龍藏經》,,是清朝第一部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迄今已有342年,,計10萬頁,、108函,是臺北故宮典藏極為重要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2008年以授權方式,,委由臺灣龍岡數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印制出版210套,是臺北故宮繼《四庫薈要》和《四庫全書》之后,,最大的一次出版計劃,,每套售價188萬元。據說,,他們盜印后售價只有12萬元,,損失無法計算。 目前正在洽談版權的《永樂大典》,,是臺北故宮與《龍藏經》一起的兩個最大出版計劃,。 《永樂大典》編纂于明朝永樂年間,保存了14世紀以前的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等8000多種典籍,,曾被譽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百科全書”?!队罉反蟮洹啡珪s4億字,,歷經多次戰(zhàn)亂大火,如今只存400多冊,,收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館中,。 馮明珠表示,任何博物館只要藏有一冊《永樂大典》,,都會視為“鎮(zhèn)館之寶”,,臺北故宮卻藏有62冊。 內部監(jiān)管暴露問題 據傳,,歷史上民間有“看得《龍藏經》會富貴七代”的說法,。 馮明珠介紹說,《龍藏經》原藏于北京紫禁城,,1949年隨故宮文物遷臺,。《龍藏經》中有700多張佛祖,、菩薩畫像,,因此,藏傳佛教信徒深信看過《龍藏經》會得到福報,。臺北故宮歷次展出《龍藏經》,,都會看到許多信徒前來朝圣。據當地媒體報道,,陳水扁也曾在卸任前,,特地前往臺北故宮欣賞《龍藏經》。 臺灣媒體指出,,臺北故宮近年投入大量經費與人力,,將典藏的珍貴文物數字化,成功授權廠商制作周邊產品,,不但開發(fā)商機,,也為古文物保存找到新方向。豈料陳,、葉竟以蠶食鯨吞的方式,,擅自復制、盜印轉售牟利,,暴露臺北故宮內部控管出了大問題,,掌管稀世珍寶的臺北故宮難辭其咎,。 臺灣“廉政署”表示,,臺北故宮珍貴文物如非法外流,將嚴重影響文物典藏價值,他們還將清查是否有其他共犯,,并進一步追查外流管道,。 (責任編輯:勇先創(chuàng)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