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方式,團購近年來風生水起,,形形色色的團購產品讓人眼花繚亂。其中,,旅游產品占據了很大一部分。不論是旅游旺季還是傳統淡季,,團購旅游市場都火熱十足,。 顯而易見,團購已成為旅游消費的新渠道,。但團購旅游火爆的背后,暗藏的貓膩卻越來越多,。據媒體報道,,“零負團費”陷阱、團購旅游產品退款困難,、價格誤導,、隱性消費等問題紛紛浮出水面,團購旅游“貨不對板”的現象備受詬病,。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團購旅游時,還需擦亮眼睛,,切莫貪圖便宜而喪失了錢財以及游玩的樂趣,。 旅游團購市場紅紅火火 隨著網絡的普及與電子商務的蓬勃發(fā)展,網上團購已經成為人們熱衷的消費方式,,足不出戶就能以超低價購買所需商品或者服務,。打開團購網站,從電器,、家具,、服裝、化妝品,、美食到美容,、健身、汽車,、駕校,,形形色色的團購項目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借著這股團購的東風,,團購旅游也跟著狠狠地“火了一把”,。 不久前中國旅游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旅游電子商務發(fā)展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旅游電子商務市場規(guī)模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占整體旅游收入份額將近15%,。另外,根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2011年8月份中國團購統計報告》數據顯示,,包括窩窩團,、拉手網(微博)等12家國內團購網站,2011年8月酒店旅游類銷售額共計5382.3萬元,,而同期七月的數據為4865.6萬元,,8月酒店旅游類銷售同比增長10.6%。 團購旅游發(fā)展至今,,規(guī)模不斷擴大,,參與其中的商家與消費者越來越多,團購旅游產品也越來越齊全,。而從最初的客房,、機票等標準化產品,到現在的旅行線路,,甚至是租車,、接機等服務,旅游團購產品的種類不斷豐富,。 節(jié)假日向來是刺激旅游消費的好時候,,但即使是進入了旅游市場傳統的淡季,團購旅游依然火熱,。不少旅行社還是紛紛以各種招數“搶客”,,網店銷售減價、打出“團購”等噱頭吸引客人;眼下正值秋季,,氣候干燥,,溫泉洗浴團購更是“橫空出世”…… 團購旅游,這種既新潮又省錢,、方便的消費方式,,一時間引來粉絲無數,不僅炒熱了旅游團購市場,,也給旅游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團購旅游產品暗藏貓膩 然而,旅游團購紅火的背后也暴露出許多問題,相關的投訴不斷增加,,關于團購旅游暗藏貓膩和陷阱的新聞屢見報端,。多家媒體報道反映,不少體驗過團購旅游的消費者對團購的旅游產品表示失望,,許多的團友表示,,他們通過團購旅游出游后,碰到了許多“貨不對板”的情況,。 據媒體報道,,一些團購網站上發(fā)現,一兩折的“跳樓價”,、“白菜價”時有見到,,而“秒殺”、“限量”等字眼常被醒目的紅色,、黃色大大地標出,,成為一種特色的促銷手段,點擊進去才發(fā)現,,各種交通費,、餐飲、景點門票等都不包括,,行程中安排的購物點倒有兩三處,。一些消費者事后評價或跟帖“上當了”。另外,,一些看似價位合理的團購組合產品也藏著陷阱。據消費者體驗后反映,,團購套餐里除了景點門票,、酒店住宿這兩個大項目,很多交通費,、餐費都要自費,,因此細算之下也不比普通項目便宜。 可見,,不少旅游團購項目雖然大打低價牌,,卻難以提供優(yōu)良的服務,導致原本的團購“餡餅”成了“陷阱”,?;馃岬膱F購游背后,各種投訴不斷升溫,。據國內最大規(guī)模團購導航網站團800統計,,10月餐飲和酒店旅游團購已經成為投訴熱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發(fā)布的《2011年國慶黃金(1772.80,-18.80,-1.05%)周網購投訴監(jiān)測報告》將“旅游產品投訴升溫”、“團購消費不成,、退款無門”列入國慶網購十大特征,。 實際上,傳統旅游市場的頑疾在旅游團購市場上依舊無法避免,,它們以各種形式寄生于新興的旅游團購市場,。團購旅游產品退款難,九成不支持無條件退款;消費歧視,、團購內容與宣傳不符,、節(jié)假日加錢、商家和團購網站口徑不一等行業(yè)通病,,隨著團購數量的大量上升不斷凸現出來,。 消費者應積極維護自身權益 不可否認,團購旅游的確能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和便利,,讓消費者可以花更少的錢享受到旅游服務,。然而,旅游團購市場存在著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貓膩暗藏,、服務售后短板等問題,也給團購旅游帶來諸多風險,,令消費者面臨維權成本高,、維權難的問題。因此,,旅游團購市場還有待規(guī)范,,消費者應特別注意規(guī)避團購游風險。 首先,,看清旅游團購三大風險,。據業(yè)內人士介紹,目前團購旅游產品時有可能要承擔的風險為:強制購物變?yōu)檎T導購物;行程遭綁架的“二等公民”;出了糾紛意外,,網站追責難等,。 其次,團購旅游產品要謹慎出手,。一來,,學會辨別“零負團費”。在旅游線路產品上,,網站沒有大幅讓利的可能,,對那些低價離譜的旅游產品堅決說“不”。二來,,注意查看團購網站的資質,,要選擇信譽度較高的網站,。第三,要了解購買產品所在的旅行社的經營資質和服務水平,,出行前盡量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第四,,簽訂合同后,,保存好書面合同及網站上的證據,以及在旅途中產生的各種費用單據,,便于應對隨時可能發(fā)生的問題,。 最后,要敢于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據法律專家解釋,,消費者在進行旅游產品團購時應對其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了解清楚,如果對活動規(guī)則沒有規(guī)定的項目進行收費,,屬于強制消費,,可以向旅游管理部門和工商部門投訴。如果旅游項目中涉及旅行社,,消費者可以向旅游局投訴,,如果是酒店、團購網站則可向工商局,、消費者協會投訴,。(雷彬) (責任編輯:勇先創(chuàng)景) |